電商獸藥銷售七大“致命雷區”!從業者踩中必遭重罰
近年來,電商平臺獸藥銷售亂象頻發,假劣產品泛濫、違規操作屢禁不止,不僅威脅養殖業安全,更可能引發食品安全危機!國家監管持續加碼,一旦觸碰以下七大“雷區”,輕則重罰,重則判刑!獸藥從業者務必自查,規避風險!
一、無證經營:電商獸藥“暴利陷阱”
無證經營是電商獸藥銷售的最大雷區。部分商家未取得《獸藥經營許可證》或利用虛假信息跨區域經營,甚至銷售假獸藥。
案例警示:某寵物電商因銷售29盒假獸藥滴眼液,被罰1.7萬元!依據《獸藥管理條例》第五十六條,無證經營或售假將面臨貨值2-5倍罰款,情節嚴重者吊銷許可證并追究刑事責任。
二、虛假宣傳:廣告“擦邊球”代價慘重
飼料添加劑冒充獸藥、夸大療效、刷單刷評等行為屢見不鮮,嚴重違反《廣告法》及《獸藥管理條例》。
法規紅線:獸藥廣告內容必須與說明書一致,禁用“保證療效”“專家推薦”等話術,違者最高可罰廣告費5倍!
三、追溯制度形同虛設:銷售記錄缺失埋隱患
獸藥GSP要求全程記錄銷售信息并上傳國家追溯系統,但許多電商商家逃避掃碼登記,導致問題產品無法召回。
后果:一旦發生質量事故,商家將承擔巨額賠償,并面臨監管處罰。
四、處方藥隨意賣:濫用藥物威脅公共安全
電商平臺未憑獸醫處方銷售處方藥,導致抗生素濫用、耐藥菌滋生及藥物殘留超標。
法規強調:違規銷售處方藥將按《獸用處方藥管理辦法》嚴懲,嚴重者吊銷經營資質!
五、存儲運輸“偷工減料”:產品質量直接崩盤
需冷藏或避光的獸藥在電商運輸中常因存儲不當失效,甚至產生有毒副產物。
合規要求:必須按外包裝標識運輸,違者將因“銷售劣藥”被追責!
六、偷稅漏稅:平臺“包庇”下的灰色利益鏈
電商平臺未代扣代繳稅款,縱容商家逃稅,破壞行業公平競爭。
對策:稅務部門將強化平臺責任,推動“以票控稅”,違規者面臨補繳、罰款甚至刑事責任。
七、技術服務缺位:盲目用藥致養殖戶損失
低價銷售卻不提供診療服務,導致用藥錯誤、延誤治療。
法規規定:獸藥經營者必須提供科學用藥指導,否則將因“未盡告知義務”承擔連帶責任。
2025電商獸藥銷售合規化已勢在必行!從業者唯有嚴守法規底線、擁抱監管變革,方能避免“暴雷”風險,在行業洗牌中立于不敗之地。